你好,李焕英

这是最近几年看过最好的贺岁电影。
每次回家过年,都会和父母一起看一部贺岁电影,回顾一下近几年每次的选择,2016「美人鱼」,2017「功夫瑜伽」,2018「捉妖记2」,2019「疯狂的外星人」,2020「囧妈」。看了这些片名,也许你会和我产生同感,和父母一起去看电影,大多数时候是陪伴大于欣赏,重在一个“陪”字,过年图个开心,一起笑笑就好。然而今年不一样,「你好,李焕英」这部电影不仅仅是“陪”,还有非常多的“赏”。
今天早上浏览了一下贺岁档的电影列表,第一名便是「你好,李焕英」。只看到简单的几句短评:贾玲自导自演的处女作、亲身经历改编、前面很欢乐后面很费纸巾。说起亲身经历改编,想起了韩寒导演的贺岁片「飞驰人生」,我想对于一个导演来讲,结合自己经历去创作的作品,无论如何观影的下限不会低。
我想就冲这亲身经历,选择这部电影肯定错不了,事实也是如此。

倍感亲切的时代记忆

故事的主要场景是在1981年的化工厂,比我大了整整十年。虽然没有处身于80年代的经历,但作为最早一批90后,电影里的工厂的环境,以及各式各样的“老物件”,让我倍感亲切。
和我最近正在看的「大江大河」一样,80年代初的国营工厂环境都和我小时外公外婆带我去城东二环路旁「刃具厂」里的景色差不多,高高的红砖烟囱、处处可见的红底大字标语、还有几层楼高的水泥水塔……然而人文环境和我的记忆就不太一样了。80年代时工人身上那种劳动光荣的骄傲姿态,在我小时已经变了样。成都有两座位于十字路口中间的雕塑存在于我儿时的记忆中,一座是位于「万年场」的「川军抗日解放碑」,现已迁于市中心「人民公园」,另一座便是以前位于「水碾河」的「建设者」。之所以提到这座雕塑,是因其独特的造型,它在成都还有个市民们家喻户晓的外号——“工人阶级等于零”。

儿时水碾河的“建设者”雕像,被戏称为“工人阶级等于0”
时代的记忆如今已逐渐消逝,「东郊记忆」里保留了些许成都以前工厂里的环境,这座雕像几经周转后也被放置于「成都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」。
如今的“建设者”
再来说说电影里的富有年代感的“老物件”,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里,只是有钱没用,物品还得有票才能购买,有着统一的外观,丑但品质极佳。28号凤凰自行车,缝纫机,收音机,以及电影剧情中工厂里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都是我见过的,这些物件更是我父母那辈人生活中的记忆。电影里有个细节很有趣,排球比赛获奖后,第二名的奖品是参赛队员每人一个茶缸,有拿在手里的镜头。而第一名的奖品是手电筒,只在台词里提及,并没有镜头,然而这个手电筒的造型浮现在了我的脑海里。
老式手电筒
想起一个段子,那个时候全中国人民装猪油都用得是同一款茶缸,然而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,并没有说明书来表明那款茶缸是拿来装猪油的,也不知道是怎么就做到了全国统一。
我想这就是优秀电影的特点之一,不用镜头去特写,总在不经意间引发观众的思考,引导观众脑海里浮现出对应的影像。

不烂俗的穿越

穿越,这个被用得烂透了的剧本手法,在这部影片里却格外的出彩。当在影院看到贾晓玲在病床前痛哭,从电视中穿越到1981年时,坐在我旁边的小孩不由得说:“又是穿越”。是啊,又是穿越,贾晓玲穿越到1981年从天空中径直的飞下砸中了年轻时的母亲。这个“不争气”的女儿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,用从未来带来的信息给母亲创造各种机会,甚至想到,“天要下雨,娘要嫁人”,娘嫁了厂长儿子,就不会有自己,自己也就不会把母亲的脸面丢净。在贾晓玲想要成就过往的母亲时,殊不知此时此刻,正是病床前将亡的母亲李焕英,化身为年轻的样子,站在上帝视角去解开贾晓玲的心结,是啊,母亲的心愿就是这么简单,希望女儿健康,快乐,平安,幸福就好。这个本可以作为悬疑片手法的剧情,被贾玲编排的十分自然,当她意识到母亲年轻时还不会精巧的缝纫技巧时,引爆了全场的泪点。也许只有亲身经历,也许是在梦中,才能写出如此精妙的穿越剧本。

恰如其分的悲喜交加

选择看这部电影的时候,我有一个很大的顾虑,虽然都喜欢看喜剧,贾玲、沈腾也是非常优秀的谐星,但短评里有一句话,前面你笑得有多开心,后面就要费多少纸巾。我不想因为看电影让母亲伤心。
我所担心的,是电影会不会像春晚小品那样,先喜后悲,那种刻意的煽情实在是让我浑身不自在。正如小沈阳在综艺节目里说自己放弃了小品那样:

“小品我放弃了,因为研究不出来新的包袱了,没有特别好的事儿,不新鲜了。小品现在都是喜头悲尾,我不喜欢。我喜欢逗大家笑,从头到尾的把你们笑得开心,这是我想要的。”

然而是我多虑了,拥有亲身经历的人是不会刻意做作的,精彩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,贾玲很好的Hold住了这种情绪的变化,各种喜剧包袱与真实情感纵横交错。
最后坐在我旁边的母亲还是脱下口罩,用纸巾擦着鼻涕眼泪,这种感动我也是感同身受,悲喜交加被贾玲运用得恰到好处。
我母亲说,剧中沈腾饰演的沈光林,之所以叫“光林”,是贾玲想通过“欢迎光临”这个喜剧包袱,让大家都记住她早逝妈妈的名字——李焕英。
能从悲剧里走出来,用喜剧去演绎生活,这正是贾玲带给我们的最恰如其分的悲喜交加。
你好,李焕英,五星好评。

文章作者: YueYang
文章链接: https://liuyueyang.top/021504.html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YY的闲时小站
文章订阅: 微信搜索:yueyang_top,关注公众号:悦洋的闲时小站,即可订阅本站文章实时动态
长按识别,交个朋友 (๑•̀ㅂ•́)و✧